“两山”转化之路该怎么走?上饶市广信区是这么做的

时间:2024-01-16 16:05: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袁军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生态产品价值,积极探索“生态+”复合业态的“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日前,广信区被列为江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示范创建基地。

打造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围绕土特产,制定了“一区两带十园”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大力实施油茶、茶叶、中华蜜蜂、水果、蔬菜、花卉苗木“六个十万亩”工程,构建了“山上绿色银行、山下瓜果飘香”的美丽产业格局。全区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76家。发展生态文旅产业,依托大美灵山、时光Park、望仙谷、云谷田园、清水老街等一批丰富文旅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与消费场景,讲述传统与现代韵味交融的饶城故事。依托6条夜经济特色街区和城区10平方公里时尚商圈,打造“生态+夜间经济”。2023年,广信区接待游客2298.03万人次,同比增长27.9%;旅游综合收入234.1亿元,同比增长25.99%。发展新型科技产业,上饶市融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被商务部评为绿色分拣中心。茶亭经开区获批省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培育生态品牌。唱响望仙谷景区生态品牌。望仙谷景区被列为江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3年游客接待量3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左右,辐射景区周边经济效益8亿元,当地群众受益量人数达5万。借助景区的“溢出效应”,发展“生态+民宿经济”,推动“流量”变“留量”。建设云谷田园生态农业小镇,打造“生态农业、科技教育、旅游休闲”精品农旅品牌,形成了农业、园艺、文旅、康养、餐饮五大产业集群。有“饶南仙子”美誉的五府山镇借助大坳水库优质水资源,打造鱼子酱生产基地和中华鲟鱼养殖项目。

储蓄生态资源。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PM10、PM2.5均值浓度实现双下降,空气优良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区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上饶市饮用水水源地大坳水库全年水质稳定在Ⅰ类。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合理运营生态资源,严格落实“林长制”。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3.04%,2023年发展林下经济实体97个,实现产值20.53亿元。不断扩大湿地面积,湿地公园湿地率增加了13.82个点,建设了五府山甘溪小微湿地保护利用示范点、铁山乡小溪畲族村小微湿地保护利用示范点。

完善生态机制。建立生态产品管理机制,完善了水源地保护、森林资源管理、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项制度。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机制,灵山风景区、五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饶北河等21个单元,完成首次确权登记。加快林权登记审核,规范流转交易运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配合省、市探索制定全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技术规范和核算流程,稳步推进全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项目。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信州区、广丰区、经开区、横峰县签订了信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作者系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编辑:刘秀凤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4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