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武义以“绿色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3-07 09: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朱智翔 通讯员李超

走进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沿着青石板路前行,一幢幢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随处可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如梦似幻。诗画般的风景,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得益于武义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护美绿水青山中做大做强金山银山。

近年来,武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紧紧扭住建设美丽武义和生态富民目标,多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深层次创新“无废”产业,为武义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多举措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优势

“去年2号车间完成了技术改造,减少污泥产生量 651吨,节约污泥处置成本58.59万元。”浙江超洁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平航介绍。超洁工贸是一家从事保温杯等不锈钢产品电解加工企业,具备年加工7200万只保温杯电解抛光生产能力。

为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主动对接超洁工贸并提供技术帮扶,对现有电解工段完成后的简单倒模工艺进行技术提升,收集产品中残留的电解液进行重复使用,从源头降低了单个产品的电解液损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不仅产品合格率提高5.9%,车间前处理酸洗槽废气收集率提高95%,而且节约生产用水800吨,节省电解液236.8吨,减少污泥产生量共600多吨。

除了不锈钢产品电解加工产业,链条产业也是武义县八大细分行业之一,产值达27亿元。近年来,武义分局大力推广链条产业技术升级改造,采用碳化硅作为去毛刺介质,生产工艺从水滚变成干滚,实现污水和污泥大幅度减少。链条规上企业浙江恒平工贸有限公司便是链条产业绿色升级的代表。

2021年,浙江恒平工贸有限公司开始改进生产工艺。“链条磨料用碳化硅替代石英砂或普通建筑砂,不仅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配件滚亮和滚圆角的时间缩短了25%,电能耗降低近25%。最重要的是污泥量锐减60%以上,极大减少了危险废物的产生。”浙江恒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目前,武义全县10余家链条规上企业均和浙江恒平工贸有限公司一样,采用碳化硅源头替代,实现污泥危废产生量减半。

此外,武义还深入推进浙江省完善VOCs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先行改革试点工作,在推行绿色原辅料替代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排污权“价格杠杆”、打造污染源数字监控平台,实现VOCs排放全过程管控。2023年,武义臭氧最大八小时浓度均值1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改善幅度全市第一;环境空气优良率94.8%,同比提升1.6%,改善幅度全市第二。

“现在,我们推行源头做减法、绿色做加法,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企业也得到了实惠。”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负责人说。

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开辟绿色新赛道

“感谢武义分局,帮我们缩短了环评审批时限。”武义新材料产业园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夏正说,“原本需要多次提交不同材料,现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性完成办结,为项目落地开辟快速通道。”

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武义深化审批改革密切相关。近年来,武义加大环评“打捆审批”与“多评合一”实施力度,主动向小微园企业、同类型项目加大宣传,不仅提供政策咨询,还委派专人对接,实时跟踪调度,提供全方位“打包”服务,这一举措为企业节约环评编制费用与报批时间1/3以上。

同时,武义持续深化排污权跨区交易改革,通过稳存量,售余量,助力富余排污权交易。实行量化储备,盘活企业闲置排污权,动态调整竞价频次和竞得率,全县排污权竞得比例从50%提高到80%,有力降低企业竞价成本。

目前,全县累计开展企业间二级市场交易114笔,完成排污权交易数2475笔,交易总额超1亿元。2023年,浙江省首笔涉水排污权跨地市交易更是落地武义。

深化审批改革,推进排污权跨区交易改革,都是武义包容审慎监管的力举。此外,武义还对非主观恶意、整改积极的企业,实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同时制定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县20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通过优待优等生,无事不扰等,极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快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深层次创新“无废”建设拓展“两山”新路径

“无废”,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武义,“无废”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武义入选浙江省三星级全域无废城市。

走进武义县全塘口村黑水虻养殖场,工作人员正在倒入豆腐渣喂养黑水虻。另一边,成年的黑水虻被投入莲田作为中华鳖、草鱼的饵料,中华鳖和草鱼的排泄物又能作为莲花的有机肥料,形成了“豆腐渣—黑水虻—中华鳖—莲花”生态农业循环体系。通过这种综合种养模式,有机宣莲和中华鳖品质进一步提高,基地莲田每亩增收超过1万元,整村收入增加50万元。

目前,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已覆盖武义全县。全县宣莲产值已达6000万元,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000人,依托无废理念,莲产业金名片进一步擦亮。

除了莲产业,武义还将“无废”融入茶产业。更香有机茶种植基地便是“无废+茶产业”的典型代表。

据了解,基地将茶叶种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沫等废弃物作为肥料回用,利用太阳能诱虫灯,信息素诱虫板、气象监测站等管理设施,运用物联网技术对茶叶长势、病虫害实时监测,实现了茶叶种植的提质增效,是浙江首个5G+智慧茶园。

眼下,武义全县已建成和更香有机茶种植基地一样的数字茶厂4家、智慧茶园基地3个,茶园面积达12.15万亩,实现茶叶产值达近13亿元。

“无废+产业”越做越大,“无废+乡村”在武义也做得风生水起。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古村文化,武义创建了一批“绿色形态多样、生态文化浓厚、业态体系丰富”“三态”融合的共富版“无废乡村”。

通过一村一品开展差异化“无废品牌”创建,目前全县有14个“无废乡村”,打造了菌光互补基地、浙中樱花漫谷、畲族风情博物馆、荷花莲子基地、户外运动基地、辣椒之乡、智慧茶园等多元化特色品牌。

如今,以“无废乡村”建设推进的乡村业态创新极大提升了农民绿色福利:武义上端头村食用菌农业大棚区插上“菌光互补”的翅膀后,形成亩产鲜菇100多吨、亩收入超100万元的“双百”科技项目,成为科技推广示范园;车门村建立山哈部落,打造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生态旅游产业;溪里村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全村共30户农户加入“一间房”计划,每户每年增收10—15万元,村集体配套每年增收预计30万元。

“下一步,武义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做好助企服务,持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画好美丽篇,以高品质生态高水平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赋能。”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武义分局负责人说。

编辑:程梓桐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0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