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突围”工程生态环境领域点位实现“零”的突破

时间:2025-04-01 19:55:55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李俊伟 白小玲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科技“突围”工程“人工智能+”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正式发布,由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谋划的“内蒙古生态安全智能监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成功上榜,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生态环境领域点位“零”的突破。

内蒙古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来,聚焦战略重点和优势领域,精准选定点位“突围”攻关,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和创新成果,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2025年,内蒙古持续推进科技“突围”工程,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谋划一批重大科技“突围”攻关任务,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立足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美丽内蒙古建设需要,将前瞻性、可行性、科学性有机融合,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了“内蒙古生态安全智能监管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并成功上榜。

据悉,该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计划总投资3000余万元,自治区本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企业自筹不低于2000万元。项目基于多源遥感和现场调查等数据、采用深度学习和智能感知等先进技术,构建生态系统空间组成主要类型(森林、草原、河湖湿地、沙地和农田等)宏观结构的动态感知与快速识别模型;集成数据、算法、模型,对遥感、气象、生态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通过集成时空动态遥感、生态系统关键参量、气象变量等大数据,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提出基于知识的生态过程和关键参数解析算法,实现生态系统过程精准监测;研发生态安全态势感知模型,实时捕捉生态安全态势的变化,评估生态安全屏障潜在风险,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智能监管的监测预警评估平台,提供可视化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和预警信息,实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智能监管;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要区域(退化草原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开展智能监管体系的试点示范。

通过构建动态感知与快速识别模型、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智能监管监测预警评估平台,开展智能监管示范应用等,有助于内蒙古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打造高水平科技支撑力量,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有效实施,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以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赋能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助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编辑:史小静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0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