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丨上岸渔民端起了生态饭碗

时间:2025-06-17 17:10:06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温笑寒

清晨,长江畔的晨雾尚未散尽,王明均便推开了自家民宿的窗户。这位身形精壮、皮肤黝黑的昔日渔民,如今很喜欢自己的新身份——民宿老板。

黄昏撒网,次日早上收网,白天再把鱼卖给附近餐馆,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村民王明均曾经以捕鱼为生。从起初鱼在船底撞得咚咚作响,到一网下去捞起的常是水草和泥沙,王明均见证了长江的变迁,但也心存无奈。

2019年,带着对长江和渔船的眷恋,王明均和妻子正式告别了与江为伴的日子。对于习惯了脚踩船板的王明均来说,上岸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实施长江大保护,政府关停了采砂场,排污企业转移到园区,实施禁捕退捕,我们渔民也要响应政府的号召。”王明均说。

从“船上人”到“陆上人”,政府给予了渔民一定的补偿。捕捞证回收,再加上各种专项过渡费,王明均一家拿到的补助近16万元。尽管手握补助,一开始王明均还是很担忧:“只会打鱼,没有技术、没有文化,上岸后能做什么?”

但随后,政府提供的就业指导打消了他的忧虑。一场关于民宿管理的培训会后,王明均下定决心要开一家民宿。王明均的底气来自宜宾的自然环境。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在这里岷江和金沙江交汇,长江自此东流,浩荡的江景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观赏。

“长江生态在逐年变好,周边的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古镇也在开发,美丽的江景与丰富的历史文化一定会吸引众多游客来玩。”王明均这样判断。

说干就干。王明均拿出自己的补助,再加上贷款的20多万元,2019年,王明均的民宿开业了。谈起对民宿的管理,王明均最大的感受就是环保要求高。

“镇上要求我们不能有一滴污水、一点垃圾流入长江。目前民宿的污水都被接入管道统一进行处理,日常也有相关部门的人员巡查环保相关情况。”王明均告诉记者,游客来了看的就是美丽的江景,保护长江就是保护自家生意。

事实上,为了服务好镇上3万多位居民、景区200余户酒店民宿和餐馆的需求,李庄镇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我们投资1.3亿实施李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及管网建设项目,提升18.5公里长江沿线区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李庄镇党委书记爨棕强说。

近几年李庄的变化也验证着王明均此前的判断。2024年,长江干流持续稳定达Ⅱ类水质,长江宜宾段鱼类种群监测数量由2022年的67种增加至2024年的92种。生态变好了,当地旅游也上了一个台阶,2024年李庄镇游客数量已达到500万人次。

同样火爆的,还有王明均的民宿。“平时每周都有一两波游客,到了节假日民宿预订就爆满。相比于之前风吹日晒的捕鱼,现在感觉有点像是‘躺着挣钱’。”王明均说。

良好的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保护好生态不是负担,而是一条新的经济增长道路,这也更坚定了我们保护好长江的决心。”爨棕强说。

编辑:孙浩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4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