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联合惠州、东莞、河源三地开展东江流域水污染应急监测演练
2024-07-22 17:26:00
深圳生态环境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官方平台

7月20日上午,由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惠州、东莞、河源三地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的“2024年东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联合演练”在东江江畔圆满落幕。



本次演练旨在“以演砺剑、以练备战”,加强监测队伍的应急监测能力,锻造生态环境监测尖兵,为东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和深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图片


跨区联动,打造应急先锋


图片

演练场景模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水污染事件,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生态环境监测部门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演练以“属地为主、统一指挥、上下协同、流域联动”的方式进行,监测演练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警情发现、属地响应、监测预警、协同监测等多个环节。在演练过程中,各驻市监测站紧密协作,实现了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测。


深化合作,构筑应急防线

图片

东江承载着流域内近50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为共同守护南粤大地的母亲河,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经过友好协商,共同签署《广东省东江流域四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筑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坚固防线。该协议的签署将有效推动流域站及相关驻市站应急监测力量的整合,确保及时、有序、高效开展东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为应急评估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东江流域水环境安全和饮用水安全。


党建引领,锻造监测铁军

图片

演练当日,暑气逼人,烈日如炬,在演练现场,参演人员衣衫湿透,大汗淋漓。


图片


无论是现场采样、分析检测,还是数据评价、信息报送,每一个环节都活跃着党员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汗水和付出,为演练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科技赋能,智慧应急监测


图片

当日,无人船、无人机等新技术装备的应用成为了演练现场一大亮点。它们如同“天空之眼”和“水面之翼”,通过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和信息,指挥机构能更加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和调度。


此外,为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并提升实战效果,本次演练利用音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共享现场信息,当某一区域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时,其他区域能够迅速调集资源和力量进行支援,实现跨区域无缝对接和协同作战,显著增强了演练的实战模拟度与有效性,并为未来的应急监测领域开辟全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来源:广东省深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环境报手机客户端“环境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中国环境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2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