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8 14:09:4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安徽天顺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环保设备设计、生产、经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推进治理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严格依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成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标准公司运作;构建以《公司章程》为基础,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等治理主体议事规则为主要架构的系统科学的规章体系;形成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治理层为主体结构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健康运行,实现公司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营销思路,踊跃应对市场转变,大力开展自主创新,重视财务预算和绩效考核,强化公司防御和操纵风险能力。
公司始终秉承“以质量保生存,以质量树品牌,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增进展”的质量方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严把产品质量关。成立产品质量治理的长效机制和全面质量治理体系,从原料控制、技术保障、生产过程控制、销售环节控制等各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与保证,为客户提供安心产品。通过多年努力,得到了用户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和AAA级资信企业。
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积极为人才提供相应的利好政策,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充分信任人才、用好人才,注重从“招才”转向“留才”“用才”。组织实施各类在岗培训400余人(次),并鼓励职工走自学成才之路。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公司从全国各地引进数名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近年来,公司有效激发了人才发展活力,已有10余名人员走上中层治理职位,20余名走上技术治理职位,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回首过往,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矢志不渝的坚持技术创新与自我变革,并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公司先后与安徽工业大学、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成立专项技术研究室和产学研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
此外,公司组建了马鞍山市固废热解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马鞍山市冶金烟气袋式除尘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科技小巨人科研项目、安徽省科技计划—对外科技合作计划。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从零起步,如今硕果累累,经过不断自主研发,公司拥有“顺威”和“天顺”两大自主品牌,取得烟尘治理和袋式除尘方面20项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6项软件著作权。
当前,绿色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已成共识。进入“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疫情,使国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对经济体系绿色化改造,践行“双碳”目标是“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长期工作任务之中的重点之一。
公司将继续秉承“绿色低碳 共建和谐”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引导,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进一步在烟气环保除尘全产业链发展上下功夫,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推进公司业务转型,持续完善布袋除尘和脱硫脱硝两大板块的布局,实现“稳定提升布袋除尘市场占位,拓展进军脱硫脱硝除尘领域”的战略部署。同时,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措施,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努力实现“零”排放,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笃行实干中谋求新发展,推动公司更快、更高、更好地发展。
编辑:霍晶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中国环境APP | 36分钟前 浏览量:25
中国环境APP | 2小时前 浏览量:36
中国环境APP | 2小时前 浏览量:24
中国环境APP | 3小时前 浏览量:101
中国环境APP | 7小时前 浏览量:133
中国环境报APP | 8小时前 浏览量:148
中国环境APP | 7小时前 浏览量:282
经济日报 | 11小时前 浏览量:77
中国环境报 | 9小时前 浏览量:58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5
中国环境APP | 13分钟前 浏览量:49
新华社 | 1小时前 浏览量:38
中国环境APP | 2小时前 浏览量:7
人民日报 | 3小时前 浏览量:47
中国环境APP | 3小时前 浏览量:75
浙江日报 | 4小时前 浏览量:52
经济日报 | 5小时前 浏览量:43
光明日报 | 6小时前 浏览量:39
中国环境APP | 6小时前 浏览量:6
光明日报 | 7小时前 浏览量:56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