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查干湖》:带你看湖看鱼看“钱景”

时间:2024-04-17 10:48:35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霍晓

湖面厚厚的冰层开始消融,清新的空气在湖水中越钻越深,肥了鱼儿,多了水鸟,绿了春日……查干湖的春,让“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有了最生动的画面。

查干湖,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调节全省西部气候的关键生态群落,在春日为吉林带来了水的灵动与柔情。如何守护这一湖圣水,为水带来春的活力、鱼的充盈,为湖边的人带来绿色“钱景”,由吉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摄制的纪录片《家住查干湖》,用真切的镜头作答。

纪录片以“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为主题,从查干湖畔渔民、农民、牧民、生态旅游从业者的生活出发,情感朴素,记录真实,切实展现了查干湖一方水土对人的哺育,生态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福祉。

四季迎客

生态旅游打破靠鱼为生

在查干湖镇西索恩图村,纪录片详细记载了旅游从业者赵丽一家在春日里“不断升级”生态旅游项目的进程。

抖音直播、头脑风暴,赵丽一家人探讨地热火朝天。“打冰猴、冰车、雪山、雪地摩托,还是要以无动力设施为主。”谈到即将在冬季建造的生态冰雪乐园,赵丽一家信心满满。

查干湖的生态巨变,改变了很多沿岸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让大家不再只靠鱼为生,一年四季有客来。

如何将游客冬捕一个季节的热情火爆变成四季的纷至沓来?查干湖拓展“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生态旅游新业态。春捺钵、查干花草原那达慕、马头琴音乐会、演唱会、美食节、环湖马拉松、自行车赛、垂钓赛……丰富的活动助力旅游宾客盈门。

比起活动本身,被活动吸引来的游客才是“重中之重”。“例如2023查干湖环湖马拉松,参赛选手会和亲人、朋友一起来,还需要提前熟悉场地,都是景区的潜在游客。”赛事组委会负责人刘凯告诉记者,这场5300余人参赛的马拉松成功引流5万余人(次)到达查干湖,赛事当天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近5000万元。

游客多了,生态旅游从业者忙得热火朝天。朱娇在查干湖南岸经营了一家宾馆,去年五一假期她家的客房几近满员。“我们有龙舟、竹筏、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车、陆上自行车等项目,还有一片沙滩浴场。”朱娇说,春季旅游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好赚钱了,年轻人也都回来了。这是在西索恩图村开渔庄的江明最开心的。“在湖边长大,心里还是惦记家。”江明也曾在外地打工,随着查干湖生态环境的好转,好多村民都和江明一样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湖水旁。

在纪录片中,年轻人留在家乡从事旅游服务工作。他们搞活动、开民宿、做导游、干电商,迎接八方来客,携手共进劲头足。

查干湖生态旅游名声大噪,带动周边乡村剧变。乘着东风,三面环湖的西索恩图小渔村,现有农家乐饭店81家,全村年人均收入已达到3万元。2023年,查干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03.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55亿元。

年年有余

鱼水共生相得益彰

查干湖生态旅游的核心,在鱼。“大鱼一网三万斤。”这不仅是查干湖一天的鱼产量,更让大家好奇,年年取之不尽的大鱼从何而来?

为实现“年年有鱼、年年有余”的目标,查干湖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纪录片中只展露了冰山一角。

凌晨五点,晨曦微露,查干湖渔场的鱼苗养殖户方志和妻子周淑清就要去名优鱼类良种场喂鱼。每天四次喂鱼,就是为了在增殖放流中,供上好鱼苗。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查干湖时,祝愿渔场职工“年年有鱼,年年有余”。查干湖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凤林告诉记者:“总书记的关怀让大家倍感振奋,思路顿开,‘有鱼’和‘有余’,就是要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互为促进。”

“现在,1寸的细眼渔网换成了6寸的宽眼大网,捕捞方式更科学,抓大放小。”朱凤林说,渔场多年来之所以坚持渔工镩冰、马拉绞盘的传统捕鱼作业方式,也是为了避免机械设备废油废气污染水体。

为了让鱼更多,查干湖在湖畔建立了名优鱼类良种场。养殖户免承包池底费与水电费,产生的所有费用均以花白鲢鱼苗相抵。每年春秋两次渔场对鱼苗进行检测,拉网挑鱼,将鱼苗从育种小池塘送入查干湖的大天地。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查干湖开始走上“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之路,每年投放近千万尾鱼苗增殖放流。

在湖中,鱼苗以水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食,有效净化了湖水水质,增殖放流让查干湖水清鱼鲜,年年有鱼。如今,查干湖鲜鱼年产量5000吨,年均消减氮12.7吨、磷0.65吨。

得益于湖水水质持续改善,“查干湖”鱼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每年头鱼拍卖所得的数百万元全部用于购买查干湖增殖放流鱼苗,扎实推动“年年有鱼,年年有余”,鱼肥水美相得益彰。

涵养水生态

湖水活力越来越强

鱼不离水,好鱼还需活水来。在纪录片的镜头里,查干湖水光潋滟,鱼翔浅底,水鸟翔集。在查干湖辛甸泡湿地,今年的水鸟比往年更多。水环境的不断改善让查干湖成为滋养万物的生态湖,春日美景在这里持续上演。

如何护住一湖清水?松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的发言体现了坚定决心:“一座湖与一座城的命运,休戚与共;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离分。”

让湖水源源不竭,生态补水是一剂强心针。4月5日至4月25日,2024年查干湖生态补水工作全面启动,前郭灌区将通过引松工程向查干湖补水3000万立方米,进一步促进查干湖水体交换、水质改善,预计全年向查干湖补水1.5亿立方米。春季生态补水后,对提升查干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查干湖周边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

“不仅要做好生态保护的‘加法’,更要做好污染防治的‘减法’,通过上控源、下截污、外引水、内修复等措施,持续修复生态,提升水质。”松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刘金凡介绍说。

在生态补水的同时,松原力求让查干湖水更清,在周边自然屯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在查干湖南、北景区,各建设一座日处理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 在周边31个自然村屯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避免污水直排对查干湖水体造成影响。

引得活水来,留得一湖碧水,松原市加快推进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试点工程,7个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我们将通过多种措施,加大水源涵养力度,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更为完善的查干湖水体系统治理措施体系。”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敬爽说。

通过不懈努力,查干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标准,一次次励精图治的护水背后,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丰沛的湖水,给了查干湖生态旅游大展拳脚的机遇。2024年查干湖景区成功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单。一湖碧水映蓝天,湖畔人民用心用力守护查干湖“金字招牌”,扎实走好相得益彰每一步。查干湖畔,正慢慢勾勒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编辑:陈妍凌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 20
  • 微博
  • 微信
我要评论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相关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报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75015   举报邮箱:1870796195@qq.com   邮编:10006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2

京ICP备14026258号-1     京公网备案:11010102001569号

x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