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2 13:43:3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郑芬
年少时,我从电视节目中看到桂林,从书籍中读到桂林,从歌曲中听到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从此便刻在我的心上,桂林成为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后来,我读到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袁枚在游漓江时所作的诗歌《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漓江水中倒映着青山的影子,青山像是在水中生长出来的。诗人明明看见青山的顶部,可是脚下的小船就像是在青山的山顶上行驶一般。简单的四句诗,形象而传神地描绘了江水至清、青山至青的自然生态景观,刻画出桂林山水的灵魂。
这首诗更是让我无数次想象,像古人一样,乘船在漓江缓缓前行,头上是蓝宝石一般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两边是姿态各异的青山,有笔直的笔峰山、可爱的螺蛳山、丰富的九马画山……脚下是清澈的漓江水,江水中长出了一座座青山。水面上是山水画,水面下依然是山水画,时有白鹭、鸬鹚等鸟类飞过,更为这百里山水画廊锦上添花。
大学的时候,我终于有机会去桂林旅行。在开往桂林的火车上,禁不住想,被青山绿水环绕,被漓江滋养着的桂林,是怎样一座城市啊?到了桂林,在城市里走着,就会遇见一座又一座青山,这青山好像不经意间就拔地而起了。推开酒店的窗户,远处有青山,近处有青山,甚至马路对面都有青山,象鼻山、七星岩、独秀峰、骆驼山、叠彩山、伏波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山,就那么随意地出现在City Walk的路线中。沿着滨江路一直走,江风吹拂在脸上,绿水伴随一路,好心情随即敞开。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次旅行给了我很多惊喜,但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站在滨江路,只能看见一点点象鼻山,因为象鼻山都被当地用植物遮掩起来了。想要看清楚,必须花几十元的门票。漓江上,大量的竹筏在招揽生意,沿岸还有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的现象,体验感一下就变差了。工作之后,有数次机会到桂林,但都是来去匆匆,没有再好好看看桂林山水。我一直希望首次桂林之旅留下的遗憾,在某天能够改变。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乘船考察漓江阳朔段,远眺漓江山水风貌,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总书记强调“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深情嘱托“一定要呵护漓江,科学保护好漓江”。从这天起,桂林牢牢记住,山水之间,关乎“国之大者”,守护最美漓江,因地制宜开展“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经过治理,漓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桂林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水平大幅度提升,森林覆盖率增至71.9%,漓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为了教育和引导全市人民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桂林市自2022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漓江保护日”。听到这些好消息,我决定再去船游漓江,再次感受这青山绿水。
2023年10月,我再次出发去桂林旅游。在象鼻山公园,我走到了象鼻山水月洞,没有花一分钱门票就和象鼻山进行了亲密接触;我沿着滨江路,一直走过逍遥楼、解放桥、日月双塔,感受着两江四湖的寸寸绿荫和习习凉风;我站在龙脊梯田的金佛顶观光台,放眼远眺,巨大的梯田长满了金黄色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在秋风吹拂下,形成了层层叠叠浪花,散发着丰收的香味;我骑着车穿梭在阳朔的十里画廊,在遇龙河边漂流,在网红花径上拍照,在乡村咖啡馆小憩,一路经过了蝴蝶泉、大榕树、月亮山,度过了可遇不可求的惬意时光。
这次旅行收获满满,最大的收获自然是坐船重游漓江。我站在甲板上,清新的江风迎面而来,吹得烦恼消散,吹得心旷神怡。两边的湿地,白鹭在游水、鸬鹚在寻食,悠游自在、无忧无虑,让人好生羡慕。湿地后面,依然是姿态各异的青山,一边向游人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边在漓江中投下了影子。游船到了九马画山,大家兴奋地数着山上的马匹。我则看向水中,试试在水中能够看清几匹马。过了九马画山,江面越来越开阔,此时水面平静如镜子,一簇簇的青山倒影更加清晰起来,尤其是黄布滩倒影,让游人都沉醉于美景之中。
我忽然意识到,我此刻正身处诗人袁枚在《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一诗中描绘的情形,抬头可见青山顶,低头正在青山顶上,我行走于天地之中。年少时的愿望,年少时的希冀,在此时此刻已经实现。我闭上眼睛,伸出双臂拥抱漓江,拥抱大自然。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古人笔下的漓江美景已经回到了世人面前。桂林山水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瑰宝,漓江更是桂林山水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好好呵护这宝贝,才能永远拥有漓江的美景,才能感受桂林山水的意境和灵气。
作者简介
郑芬,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高德旧事”“丝路明珠”等系列专栏文章,散文、杂文、小说等散见于《北海日报》《北部湾文学》《华声晨报》等刊物。
编辑:王琳琳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