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2 08:00: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季英德 通讯员王殿伟
为全面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山东省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以“规范化执法、差异化监管、非现场监管、暖心式帮扶”为四轮驱动,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长清分局不断完善环境执法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持续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一切监管执法行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建立起涵盖重点排污单位、一般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三种名录的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动态数据库。坚持“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严格按要求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送派检查执法人员,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夜查等方式,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和一般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并将企业整改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深化落实“一证式”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紧抓产污单位和中间链条的整治,实现从污染源头到末端处理全过程监管。
长清分局坚持“行政处罚为手段,整改提升为目的”的监管理念,创新“三张清单”差异化监管方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执法模式,鼓励企业高标准提升污染治理能力。2024年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企业34家,对清单内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次数63次,非现场检查发现问题7个,均完成整改;指导帮扶企业73次。
长清分局充分发挥数字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实施非现场执法。积极引导999家企业安装使用山东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系统企业端,落实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线上整改审核闭环管理机制,形成“现场核查—整改落实—闭环反馈”的全过程“一盘棋”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压减现场执法次数。借力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电量监控平台、无人机、便携式VOC检测仪、走航车等科技手段,推动监管执法方式向数智化转型,全面构建“线索识别—问题排查—调度督办—整改销号”非现场执法监管体系,实现非现场执法“高”“精”“快”“准”。运用重点污染源监控、排污许可、固体废物等信息平台,采取“数据筛选+人工判定”的方式,推进问题整改。通过强化移动执法系统建设、管理和应用,探索“互联网+移动执法”新模式,全面推动落实“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
针对企业不同需求,长清分局组织不同类别的帮扶工作组,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全身心检查”“全方位帮扶”。现场调阅企业台账记录、排污管理措施、环评报告、危废固废管理制度、排污许可等相关资料,直击企业产污治污环节,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和排放口、废气废水处理、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环境应急处置等进行查看,全面了解企业环保治理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充分发挥帮扶指导作用,摸清环境底数,全面“诊断”问题,针对“顽疾”开出治理“良方”,指导企业“照单拿药”。同时,为企业深度剖析在污染防治、环保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帮助企业疏通脉络,推动环保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通过面对面走访、现场技术帮扶及召开政企座谈会等形式,积极搭建“交心桥”,全面了解企业所需所求,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热心答疑解惑,切实做到企业有诉求,帮扶出实效。利用好各种环保纪念日,开展送法入企及生态环境惠企政策宣讲等活动,发放宣传册、宣讲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现场接受咨询等。同时借日常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信访投诉处理等机会,聚焦企业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普法帮扶与日常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有机结合,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惠企政策精准送达,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督帮扶工作9个轮次,检查企业80余家,发现并落实整改问题54个;开展各种入企普法活动8次,受众5000余人。
编辑:陈媛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