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9 18:03:00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冯瑄 金鹭 尹幸芷 王雯
通过碳交易,建筑垃圾低资源化率难题在浙江省宁波市得到破解。日前,在宁波举行的全国首个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发布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上,两笔无废低碳产品(再生骨料和再生砖制品)碳减排量交易签约。
此次交易,卖方是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买方分别是得力集团和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其中,得力集团购入100吨“碳”,用于生产“零碳笔”。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拟将新“碳”用于碳领域保险产品创新。
按照当日发布的有关再生砖和再生骨料低碳产品认证标准,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再生砖,总计减少固废10238吨,获得3678吨可交易的碳减排量,市场价超10万元。未来,符合规定的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在经第三方机构认证后,可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上进行碳普惠交易。
“这是全国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且实现碳减排量交易的案例。”北京绿色交易所项目负责人鲁亚霜说。这意味着,今后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后不仅可以再利用,产生的碳减排量还能卖钱。
“通过碳交易,在再生产品基础上,企业还能再添一笔收益,干劲更足了。”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鲸航介绍,作为回收企业,公司首先将建筑垃圾处理成再生砖和再生骨料,北京绿交所等专业机构对这一处理过程进行碳足迹、碳减排量认证。随后,依托宁波产权交易中心的碳普惠交易平台,将经过认证的碳减排量用于市场交易。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固废中近九成为建筑垃圾。宁波每年产生建筑垃圾有上亿吨。由于市场价值低,产品缺乏多样性,再生产品市场出路有限,回收企业积极性不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不足10%。宁波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唐文彪表示,寻求通过更适合的市场机制破题,势在必行。
“‘全国首例’在宁波落槌,是基于市场机制通过碳交易健全市场化环境治理体系的创新,为其他城市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供了新思路。”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总工彭应登说。
编辑:李欣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