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27 14:11:46 来源:网友上传 作者:梁增秋
《尘霾随想》
2025年3月24日
送走了秋冬季的雾霾,又迎来了每年必不可少的沙尘天。与其说这是人与自然的斗争,不如说这是人与资本之间的博弈。
雾霾和沙尘,仿佛是季节的交替,年复一年地侵袭着我们的生活。雾霾笼罩时,天空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呼吸变得沉重。而沙尘天,则是黄沙漫天,风卷着尘土,仿佛要将一切吞噬。我们戴上口罩,紧闭门窗,试图在这浑浊的世界中寻找一丝清新的空气。
然而,这些现象并非全然是自然的“馈赠”。雾霾的背后,是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取暖等人类活动的累积;沙尘的背后,是过度放牧、滥砍滥伐、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结果。我们与自然的对抗,本质上是我们与自身欲望、与资本扩张的对抗。
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环境的承载能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农民为了短期收益,过度开垦土地;开发商为了追逐利益,砍伐森林、填湖造地。这些行为在短期内带来了经济效益,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雾霾和沙尘,正是这种代价的具象化表现。
我们在这场博弈中,既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我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却也承受着环境恶化的苦果。我们抱怨空气污染,却也在不经意间为资本的扩张推波助澜——开着高排放的汽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追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场博弈并非没有转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企业也开始探索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普通人则通过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减少浪费等方式,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雾霾和沙尘,或许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示。它们提醒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场需要智慧与耐心的博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一条既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
在这场博弈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棋手,也是棋子。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天空是灰暗还是湛蓝。或许,当我们真正学会与自然和解,雾霾和沙尘才会真正远离我们的生活。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67175015
快来发表第一条评论吧
中国环境APP | 9小时前 浏览量:68
中国环境APP | 8小时前 浏览量:69
中国环境报 | 8小时前 浏览量:672
中国环境APP | 9小时前 浏览量:60
中国环境APP | 3天前 浏览量:152
| 26天前 浏览量:2
中国环境APP | -5小时前 浏览量:25
生态环境部 | -4小时前 浏览量:29
中国环境APP | -3小时前 浏览量:2
中国环境APP | -2小时前 浏览量:38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32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33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40
中国环境APP | -28分钟前 浏览量:48
中国环境APP | -3分钟前 浏览量:183
中国环境APP | 20分钟前 浏览量:42
光明日报 | 45分钟前 浏览量:57
中国环境APP | 49分钟前 浏览量:152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4
中国环境APP | 1小时前 浏览量:76
扫描二维码 下载“中国环境”客户端
(即可发布爆料、随手拍、绿吧)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