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摄影网“森特•安... 中国环境网系列活动|生态文... 中国环境网系列活动|环境共...
要闻频道

环境监察局局长兼应急中心主任田为勇:精准执法在天靠大气污染热点网格,在地靠污染源在线监控,联通老百姓靠12369举报平台

2017年11月07日作者:来源:中国环境网

  

20171104115321663186.jpg

 

  我将介绍一下如何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强化执法监管。今天的汇报有三个方面,最主要地给大家介绍第二方面,就是如何综合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发现环境违法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执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执法手段不断丰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执法手段不断丰富,一个就是由过去的比较单一的处罚手段向多种手段并用进行转变, 2015年之前罚款是主要手段,但之后我们有约谈、挂牌督办等一系列行政手段在不断创新和运用。约谈对象也由过去只是对企业,后来也对政府,后来又联合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进行约谈,这种方式在不断转变。

  第二个转变是由过去单一的督企和督企督政并举进行转变,现在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在全国实现了一轮全覆盖,在今年开展的京津冀强化督查当中,部长提出了五步法的管理思路,就是督查、交办、巡查、约谈和专项督察。督查是所有问题的基础,主要是发现问题,过去交办是交给省一级环保部门,但是问题很难得到落实,现在交办这项工作得到了改变,基本上交办给第四级政府,抄送省级人民政府,这样就是把责任落实给了政府。然后通过巡查发现进度慢的,落实慢的,再进行约谈和问责。

  第三个转变就是由单纯的追究行政责任转向追究刑事、民事和行政三种责任,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法律手段将来更多依靠两个司法解释,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鼓励大家开展公益诉讼,追求民事责任,让他们在违法的时候付出高昂的代价。

  第四个转变就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全方位推进。现在在执法过程中利用了很多高科技,包括热点网格、自动在线监控、12369等,还有工商、电力这些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这可以精准打击违法行为。

  这是第一个部分,是我们执法过去五年中取得的成绩。那么第二部分给大家介绍我们怎么利用这种高科技的手段,运用在执法当中,大家都知道执法工作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发现问题。敌人在什么地方,我们怎么发现它。执法的人有违法行为,该如何发现,这几年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天上的大气污染热点网格,地面的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群众的眼睛——老百姓12369的举报,以及一些现代化的手段。

  所以在今年“2+26”强化督查工作中,我们综合运用了这些大数据,互联网的技术,来推动我们的执法,如何发现问题。

  首先就是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全国现在已经建了352个监控中心,对18092家企,31745监控点实行了联网监控。今年努力推的一件大事就是垃圾焚烧行业的“装树联”,到9月15日,全国278加焚烧企业全部实现了联网(全国现在是431家的垃圾焚烧企业,包括在建的和现在运行的),有679个套装置,一个企业有2-3个装置,全部实施在线的监控。通过监控,我们及时掌握了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从2015年1季度到今年的3季度,全国污染物的达标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2015年一季度的53%,提高到现在的69%,提高了16个百分点。这个成绩得益于我们每季度公布严重超标企业。超标60%、80%,现在到20%,全年有20%超标,我们算严重超标。剩下的这里面,京津冀都是这种做法。所以大家看我们用京津冀的手段,从去年1月份开始,实施了电子督办的方式,改变这种企业达标的状况。通过一年电子督办单的督办,达标率明显提高,现在基本上保持在97%左右。在线监控下一步可能是我们用于环境监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手段就是用大气热点网格,我们在“2+26”城实际上采取了很多信息化的手段,把京津冀“2+26”个城市按照3公里×3公里的网格,利用微型遥感的反演技术进行排序。整个京津冀36793个网格,筛选出3602个网格,污染物排放贡献占整个区域的80%。这些网格我们把它监管住了,主要的污染物也就管住了。大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污染物排放,一个是天气的状况。但是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决定因素,怎么能够找到污染物排放量在什么地方,用这种高科技手段能及时发现。

  大家看到了,3600个网格点在京津冀这个地区,基本上是沿着太行山一线还是比较多,为什么污染物从保定、石家庄都是我们国家大气污染的重点,每次环境质量比较差的时候,这块比较多。用这个技术以后,3公里×3公里的网格还是有点大,我们执法人员下去查,一天也收罗不过来,怎么办?现在加上地面的小微站,一个3×3里面,我们现在计划大概装4~5个小微站,把3公里×3公里变成500米×500米网格,一共变成6×6个。500米×500米网格对执法人员比较简单,在这个范围里面寻找违法企业,或者超标企业相对比较精准。现在基本上是按这个思路,已经用在我们大气的督查当中。这里面有两个很关键的环节,一个就是500×500网格点,它本身的浓度跟周边一比,比周边高十微克,这个网格点肯定有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可能是本网格产生的,跟气象条件要结合起来,不管刮什么风,这个网格都比周边高,就说明是本地产生的。如果说刮东北风落在某个网格,刮西北风的时候又落到另外一个网格,通过交叉这个点,有可能就发现一些污染源偷排偷房。一般不在本网格,基本上几公里之外,有可能落在几公里之外的网格点,通过几个维度一交叉,就可以发现这个企业到底是谁排放的。经过我们执法人员奔着那个点查违法企业,就相对比较精准。

  到12月,整个京津冀将来都是实施这种方式,执法人员到哪去,不是漫无目标的,实际上给了方向和坐标。下一步全国都要做热点网格,执法靠这种人海战术有局限,我们把这个网格发给各个地方,他们自己查,如果说某个地方老是查不出问题,就别人再去查,用这种方式进行大气督查执法。这就是我们叫千里眼计划,这就是我们正在组织的计划。

  第三个是用12369环保微信举报发现热点问题,这项工作大家知道是我们2015年环保部正式开通了12369微信举报,也是所有国务院或者是国家各个部门当中以一个系统来开通微信举报第一家。过去微信更多在一个城市里面进行,以城市为单位,但是以一个系统来做的,环保是第一家。一个平台不管你在哪儿举报,都是上这个平台,然后及时反馈到当地。比如说在福州,你成功举报后,福州市环保局会收到,北京环保局就收不到,在这里举报只能落到这。环境保护部能看到这个平台的后台,如果说两天都没有人处理这个举报,我们会督促,我们也要接受像京东购物、淘宝等投诉举报方式运用起来。过去电话举办也好,信件举报也好,经常是石沉大海,举报完了不知道结果。电话我们努力在改进,能够跟踪举报的实时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让老百姓及时地知道这个件什么时候在现场调查,什么时候正在取证,什么时候实施处罚,让老百姓清清楚楚知道这个举报走到哪个流程,把这个技术运用到微信上管理上。

  这段时间管理以后,微信公众举报的数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15年开通的当天我们微信举报是13000多件全国的。到2016年微信举报65000多件,到今年到10万了,基本上一个月就是一万多件的微信举报,我认为将来可能随着这种发展,微信举报可能会带来我们举报工作的重大的变革。当然说来访,来信,来电话,网络举报,这些东西还会存在,以往特别是电话举报是主流,我们每年大概全国的电话举报量大概60多万件到70万件一年的电话举报量,但是有很多查不下去,为什么呢?口音的问题很难避免,很难准确找准位置。但是微信直接由定位功能,昨天有人说位置不在当地发的,有一些麻烦了。这个举报了污染源的位置有图片,到那边一抓一个准,过去电话举报,有效率大概百分之二三十能解决的,微信举报基本上现在是八九十有效率。

  第四个就是执法的监管平台。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实行了另外一项信息化工作。那天部长讲到为什么现在大家一轮一轮督查,干几个星期就走了,过去会干重复劳动,现在因为有了这个信息化手段,所有的查的东西,都在数据库里面存在,后面再查的时候知道了,前面谁查完、情况怎么样,再次查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查,而不是另起炉灶。这项工作推进速度也很快,全国18个省已经实施了这个互联互通,已经有一百零几万的污染源数据和42000执法人员的数据全部进来了。过去我们的污染源一直是我们的心病,污染源到底有多少,不清楚。也许我们那个县可能知道,但是整个到省一级就模糊了。到底有多少家企业不知道,因为它是动态的,今年可能这个企业存在,明天那个企业不存在了,是动态的。但是大数据是多少,过去排污费管得心里比较有数,根据排污量收费的20多万户。前几天到那边找工商,找电力核了一些数据,“2+26”工商的数据多少,2000万家,拿到这个数吓一跳,2000万工商登记数。电力的数“2+26”个城市,200万,用380伏电。如果我们不掌握这些信息,你怎么能搞准污染物排放量,怎么能够搞准污染物的预测预判,都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通过将来部长现在也基本上明确,要通过这套系统把所有的污染源纳进来,实行动态的管理,每个都知道,给它替掉,发现一个填一个,建立了真正的动态的数据管理系统。

  强化督查组在陌生的城市,如何快速开展工作发现问题?

  京津冀前段时间大家知道每天的从4、5月份,特别两个月,一个组都可以发现十几个问题,记者问为什么发现这么多问题,为什么当地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我说利用了高科技,过去大海捞针,那么多人不一定找到这个地方,现在基本上有目标让他查,否则的话,我们从外地,从福建跑到河北去,那个地方不熟啊,也查不到问题,所以是用这种手段,提供了后台强大的支撑,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首先利用移动执法APP或奥维浏览器搭载热点网格地图,锁定重点督查区域。通过在线监控数据确定超标企业名单和时段,通过12369举报数据了解当地群众关注的大气污染热点问题,根据上述线索选出重点督查区域和企业名单,进行现场督查。

  这里面也有一些现场怎么发现,还有技巧的问题,这要每天督查组每天晚上做大量的功课,分析这些数据哪个地方比较突出,哪些地方问题最多,尽量避免走弯路。包括热点网格500×500热点网格,查完问题,应该热点网格应该下来了,高于周边10个微克,解决了这个问题,停下来了,这个值就不应该高于周边了,如果仍然还高于10个微克,说明查得不对,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反过来是倒推,我们叫反馈式督查,通过结果来看我们找得对不对。

  下一步我们将来有几个方面,怎么综合整合。

  一个是要真正地整合到我们环保部的信息中心大平台。所有数据大家都可以分享,管水的,管气的。

  第二个我们把在线这个数据按照部长昨天晚上说的,下一步要研究在线怎么用在我们执法工作当中,将来可能污染源在线是我们监管企业重要手段,主要将来靠在线。没有在线的,比如说许可证,将来我可能给你这个数据量,用在线是一天一天累积出来的。在线的数不准,它不准总比一次监测要准,是系统误差。另外现在中央已经明确说在线是企业的主体,现在我们进一步要把这件事搞清楚,企业是在线的主体,准不准、是不是经过强制检定,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没有能力的时候认你这个数,有能力的时候,下个月要开展京津冀打假行动,对不真实的问题进行巡查,将来这些手段都要利用起来。

  第二个小微站,京津冀刚才说12月份全面要推行,明年有可能在重点几个区域可能还要推行,比如说东北等等,几个污染比较重的地区可能也要推行热点网格的做法。12369大数据和执法平台我们将继续推动,将来在部里面统一领导下,特别将来我们通过信息中心的资源平台的整合,把真正的环保部的执法监管的这些数据,真正地能够用到我们的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为环保管理工作做一些自己的贡献。

  今天就跟大家汇报到这里,说得不对的,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编辑: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