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生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科级干部

2019年11月22日作者:来源:中国环境网

  

  个人简介:

  胡正生, 1980年1月出生,江西九江人,高级工程师。2005年6月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入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从事环境监测工作。2008年6月初加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抗震救灾队伍赴四川小金县进行饮用水应急监测。2010年响应原环保部号召,入选为第三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援藏队伍支援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工作。2014年2月—2017年1月主动报名并被选拔为江西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支援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工作。2017年3月被抽调至省厅改革办从事环保机构垂直改革、机构改革、流域环境监管改革以及环保综合执法改革工作,2018年6月至今被安排参与筹建赣江新区生态环境局工作。

  推荐理由:

  苦练本领做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骨干、临危而上赴汶川地震重灾区开展应急监测、不畏艰苦摸清青藏高原环境质量、敢于奉献带头报名参加三年援疆,不忘初心继续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战斗着,时刻准备着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燃烧青春,体现了胡正生讲政治顾大局、忠诚担当的精神风貌,彰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风采。

  个人事迹:  

  胡正生,男,中共党员,1980年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从江西生态环境监测,到汶川地震饮用水源应急监测、技术支援西藏环境监测、对口支援新疆阿克陶县环境保护,每一次出征,胡正生都主动请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自己,争做一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战士。

  一、来之能战,争做环境监测技术骨干

  2005年研究生毕业,胡正生即考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从事水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他踏实肯干,从一线在环境监测常规项目分析、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着手,完成了各类地表水及污水等上万监测项目采集和分析检测工作,累计上报数据两万余个;他刻苦钻研,主持完成了37个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参与完成9个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他凝聚科室力量、开拓创新,完成一项又一项急难险重任务,包括省站价值5000万元的仪器设备招标验收、新实验室装修设计及搬迁试运行、饮用水源地109项监测项目全分析新方法开发、水质土壤及、固体废物中1416个项目或方法的持证上岗考核、新实验室计量认证评审、每月重点生态县、五河源头水质和全省饮用水源地例行监测等工作,等等。十年磨一剑,胡正生逐步成长为江西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骨干。

  二、临危而上,顶着余震开展应急监测

  2008年汶川大地震,胡正生离别身怀六甲的妻子,主动要求加入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奔赴重灾区小金县进行全县范围内饮用水源地应急跟踪监测。去小金县的路就是从悬崖峭壁中凿出的一条单行车道,悬崖下面是滚滚金沙江,震后的道路处处是残桥断路、滚石泥流。一路上,他和战友们都屏住呼吸,不敢大声话语,担心一个余震下来就可能把整个车子掩盖在碎石中,本就4小时车程他们硬是走了11小时。小金县海拔只有2700米左右,但高原反应却在队员中蔓延,导致身体极度不适,呕吐、腹泻、头痛等。即便如此,他和战友们还是在困难重重中立起帐篷搭建了临时实验室,即刻深入开展监测工作。白天驱车去偏僻山沟中采取水样,晚上加班进行检测,半夜编写报告并向应急监测指挥部发送。就这样,他们一边经历着余震的威胁,一边忘我工作着。短短的8天,他们对小金县18个乡镇水源地进行了两轮监测,共上报数据320余组,包括常规项目、重金属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成分,顺利完成了这次抗震救灾应急监测任务。

  三、不畏艰苦,摸清青藏高原环境质量

  2010年原环保部选拔第三批全国环境监测系统技术支援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胡正生同志说服家人,报名并通过层层选拔,加入了援藏队伍。援藏期间,他充分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精神,克服头痛、胸闷等高原反应,迅速调整自己,努力适应并完成了大量环境监测工作。

  一方面,他本着"是主人不是过客"的主人翁精神,协助培训和选拔自治区参加“首届全国环境监测大比武”选手,从基础理论、化学分析,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使用,晚上查阅资料、准备课件,白天进行理论授课、实际操作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为自治区环境监测系统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他亲自从事样品野外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工作。从基础实验开始,共出具了1400余个有效数据。同时,还负责原子荧光仪、离子色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仪等大型仪器的分析工作;多次加班加点进行自治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应急监测,足迹遍布西藏大半个区域。

  更另人难忘的是2010年10月底,胡正生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来到海拔5200m珠峰大本营,啃着面疙瘩,睡着帐篷,在珠峰大本营挺了三天,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对珠峰环境质量进行了挥发性有机物及POPS的监测。2011年8月,《中国环境报》以“助力西藏环保 共建生态屏障”为题,刊发了他的技术援藏工作经历。

  四、敢于奉献,带头报名参与三年援疆

  2013年底,省委组织部要求原省环保厅选送一名技术干部进行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胡正生同志再次带头站出来报名参加援疆,他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当时站领导考虑到他前两次经历,让他再仔细考虑考虑。当时他儿子才上幼儿园、父亲又年迈多病,家人一开始也不太理解和支持他的这次援疆工作。但是他动员家人:新疆是祖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迫切需要内地生态环保人去奉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最后,在领导的鼓励和关心下、在父母及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胡正生同志踏上了三年援疆征程。

  抵达新疆的那天,在经历了8个小时飞机辗转后,再加上数小时的车程,前面越来越荒凉、沙尘越来越大,胡正生同志心情难免还是灰暗下来。与此同时周边的大小暴恐事件频频发生,不绝于耳,他心里着实有一丝恐惧,时刻高度紧张。最难煎熬的莫过于对家人的挂念,古语道:“父母在,不远游”。《说句心里话》这首歌唱出了边防战士的心里话,也唱出了他们援疆人的心里话,听了、唱了会流泪。父母说,你走了,辛苦了你家媳妇;妻子说,放心工作,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懵懂的儿子说,同学都说我是留守儿童。但是,既来之、必安之,既然选择了援疆,就注定要磨练心志;既然选择了援疆,就注定要经受考验。他又振作精神,调整心态,以新的面貌投入到援疆工作中。援疆三年,胡正生同志所做的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作为一名生态环保战线的援疆人,他为新疆阿克陶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都奉献了一份力量,交上了一份优秀作业,一生无怨无悔。2016年6月,《克孜勒苏日报》以“胡正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为题刊发了对他的采访报道。

  五、继续战斗,打赢赣江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

  援疆回来,组织安排胡正生配合组建赣江新区生态环境局。三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与省生态环境厅各业务处室、赣江新区各单位沟通协调,努力学习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以及环境审批等新业务知识,推动成立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开拓新区环评审批业务,编制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方案,为打赢打好赣江新区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赣江新区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继续战斗、再战斗。


编辑: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