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李瑞农:网络空间已成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舆论传播和引导的主阵地

2018年08月01日作者:来源:中国环境网

  20180729091917996660.jpg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汇聚一堂,参加2018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共商“互联网+”时代环境信息的公开与公众参与,分享大数据在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促进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作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全国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共享,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在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

  刚刚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强科技支撑和能力保障,开展大数据应用和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健全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也对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环境治理和传播做出了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闻思想为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和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促进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创新应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水平和环境监管效率,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在生态环境部领导下,中国环境报社、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互联网+委员会(筹)联合举办2018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并将“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定为本次大会的主题。

  由中国环境报社等主办的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年高度聚焦互联网、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问题,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交流、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改进环境传播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筹备本届环境互联网会议时,我们注意到,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实行精细管理、精准治污,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新媒体建设发展也呈加速趋势。

  比如,目前,全国移动执法系统覆盖率达85%以上,18个省(区、市)的全部2028个执法机构与环境监管执法平台联网,有力促进了环境执法的规范化、高效化。在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中,运用了热点网格技术支撑,利用认知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确定每一个网格的PM2.5平均浓度,大大提升了环境治理与监管的精准性。同时,各地充分利用新媒体等载体,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加强环境舆论引导,畅通渠道,丰富方式,扩大内容,提高了公众的环保参与度,提升了环境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各地也存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公开程度不一、公众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创新成果,凝聚各方智慧探讨问题解决之道,进一步激发各地在生态环境领域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发起了2018年智慧环保创新案例推荐活动。一批有代表性、有开创性、有示范性的案例脱颖而出。在本次大会期间,我们将选择其中的十个创新案例,进行发布并交流,以推动智能技术与生态环保相融合,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我对各地环保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运用,李干杰部长多次对此作出重要部署。部领导对本次会议召开十分重视,李干杰部长、翟青副部长做出重要批示,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刘友宾,生态环境部应急中心副主任马建华,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全国各省市区环保部门主管信息工作和宣教工作的领导同志,以及环境信息中心和环保宣教中心的负责同志,部分地方环境监测中心、水气土环境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同时,本次会议还特邀环境数据与信息化领域专家、环境互联网技术开发利用单位等,带来信息技术助力地方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实施精准执法、智能监管等实例的分享。

  这么多领导和嘉宾前来参会,充分说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正成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网络空间已成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舆论传播和引导的主阵地,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至关重要。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和来宾分享经验、贡献智慧,为推进生态环境互联网的运用、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谢谢!


编辑:宋阳